株洲博物馆藏文物概况
株洲馆藏文物概况 株洲地处湘东中部,湘江、渌水的交汇处,是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辖炎陵县、茶陵县、攸县、醴陵市、株洲县五个县(市)7个文博单位,文物总量5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200余件。针对株洲馆藏文物的特点,株洲市博物馆开展了株洲工业文物征集研究课题,启动了对株洲市的工业文物研究和社建文物的研究工作,为全面了解株洲,了
株洲文物资源概况
一、全市文物资源概况 全市九个区、县、市,文物资源十分丰富。 可移动文物(即馆藏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1218件。一级文物26件,二级文物97件,三级文物1089件。 不可移动文物(即文物古迹):11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34处,市级22处,县级62处,其他文物点947处。 2006年6月10日,我市新增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是炎陵周
株洲博物馆馆藏文物特色
株洲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优势造就了株洲馆藏文物五大特色。 (一)、以湘渌交汇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为代表的是株洲文物的第一大特色。株洲的青铜器绝大多数是沿湘江右岸和湘渌两水夹角地带出土,醴陵市仙霞乡狮形山出土的商代象尊以全国独此一尊的身份跻身于国宝行列,而株洲县黄龙乡兴隆村出土齿纹铜铙则代表了南方土生土长的越文化风貌,另外在湘
株洲市“十一•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株洲市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指导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文物工作自身规律,以国家保护为主并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体制;继续大力推进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加强文物抢救维修和